2011東北亞國際交流(一)

文/曹欽榮

 我方受難者蔡焜霖(左2)與姬百合和平祈念資料館館長島袋淑子(右3)、總務課長諸見德一(右2)、學藝課長普天間,於姬百合和平祈念資料館前合影。(曹欽榮 提供)
 

綠島人權園區從2009年夏天舉辦小型東北亞和平博物館論壇之後,2010年夏天邀請沖繩三位和平博物館館長到綠島人權園區參訪,促成園區舉辦過的20092010年和平詩畫徵集作品,應邀於20113月至沖繩縣和平祈念資料館展覽。紀念館為觀眾服務的任務:認識歷史及和平文化交流,雙方展開了實質的良性互動。由於今年是受難者抵達綠島政治監獄60週年,也是園區成立10年,對紀念館來說具有特殊意義且重要的一年,再者,政府預備將綠島、景美兩園區合組為國家人權博物館。因此綠島園區今年更進一步,以亞洲地區相關博物館作為國際交流的目標,首先展開擴大邀請台灣近鄰東北亞鄰國,邀請過程中也嘗試聯繫越南、柬埔寨、南非相關紀念館。

我方贈送綠島人權園區2011相關資料和紀念品給各館,圖為沖繩縣和平祈念資料館館長吳屋禮子。(曹欽榮 攝影)
 

201153161,受難者蔡焜霖不辭辛勞,再度與筆者前往沖繩拜會並當面邀請:姬百合和平祈念資料館新任館長島袋淑子、總務課長諸見德一,隨後拜會沖繩縣和平祈念資料館新任館長吳屋禮子(該館陪同會談人員:主幹永山清、學藝班主查神里哲)。與兩館會商後,暫定8月底進行綠島人權園區參訪。隨後,受難者蔡焜霖與筆者於61416日,前往京都拜會立命館大學國際和平博物館(200810月,主辦第6屆世界的和平博物館會議)館長高杉巴彥,並請教任教於立命館大學準教授山根和代(平和學)出席20115月初於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第7屆世界和平博物館會議概況,此行也非正式拜會大阪和平中心。回台後,經過詳細規劃外賓來訪行程,決定於82528日進行國外紀念館來賓到台灣、綠島人權園區參訪。之前6月間,韓國光州518紀念財團(The May 18 Memorial Foundation)人員來台訪問,請託朱立熙老師代為邀請光州518紀念財團理事長金準泰(KIM Jun-tae)於8月底參訪綠島人權園區。時序到7月上旬,日本、沖繩、韓國共四位館長,六位來賓,確定8月底來台訪問。

 立命館大學國際和平博物館館長高杉巴彥(左)在館內大廳接待我方,與受難者蔡焜霖(右)商談。(曹欽榮 攝影)
 
 
大阪和平中心事務課長吉川輝男(右2)與館員,一邊攤開綠島園區日文摺頁,一邊聽受難者蔡焜霖(右1)說明。(曹欽榮 攝影)
 

這次國際交流特地再度安排來賓於826(五)在綠島人權園區參訪之外,並與人權研習營的學員座談、對話,這是一次難得的紀念館互動的機會,歡迎關懷人權及和平博物館的學員報名。日本已組織了「日本平和博物館會議」,參與的相關紀念館共10館:沖繩姬百合和平祈念資料館、沖繩縣和平祈念資料館、對馬丸紀念館、長崎原爆資料館、廣島平和紀念資料館、大阪國際和平中心、京都立命館大學國際和平博物館、橫濱市神奈川縣立地球市民廣場、川崎市平和館、東松山市崎玉縣平和資料館。本次邀請的日3館都是該會議的成員,今年11月將在沖繩舉行會議。有關各館的介紹將分別於之後專文說明,大家也可以參考綠島園區「2009綠島和平對話」及「2010綠島和平對話」部落格,或自行上網搜尋各館網站和相關資訊。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