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寫] 泰源監獄台獨起義事件41週年紀念禮拜

文/陳銘城

參加泰源事件41週年紀念活動的政治受難者、家屬與政治犯人權救援者齊聚留影。 攝影/ 曹欽榮

2011年5月30日(星期一)上午10點,在台北市義光教會舉行泰源事件41週年追思禮拜,由許晴富長老擔任司會,許長老當年是國、台語電影界的製片,卻在美麗島事件中藏匿好友施明正的弟弟施明德,因而和太太江金櫻都被捕入獄,他帶領著幾乎滿座的與會者,一句一句地唸著詩篇36章1-12節:「上帝啊,你不變的愛多麼寶貴!人都在你的翅膀下找到庇護。……求你繼續善待正直的人,別容許驕傲的人欺負我,別讓作惡的人趕逐我…你看,作惡的人倒下去了;他們倒在那裡,再也站不起來了…」

證道牧師鄭英兒,以「光照台灣」為主題,說出41年前在泰源監獄中,由政治受難者鄭金河、陳良、詹天增、江炳興、謝東榮等五位台獨案志士,抱定一死決心,奪槍殺警衛,意圖傳達台灣人獨立心聲的越獄行動。他們壯烈犧牲自己,不願供出背後參與支持的台獨政治受難者,轟轟烈烈的事蹟足以光照台灣。正如同當年在家中被害的林義雄母親林游阿妹、雙胞胎女兒林亮均、林亭均(義光教會現址),以及建國烈士鄭南榕、詹益樺等人,都是犧牲自己「光照台灣」的人物典範。

牧師鄭英兒於紀念活動中佈道紀念。 攝影/  曹欽榮

主辦單位的台灣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理事蔡寬裕除了發表文章追思泰源事件五位烈士,他更期待關懷協會能在明年開始為泰源事件展開建立紀念碑的運動。現在台灣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理事長陳信銘,更代表受難烈士遺族說出「泰源事件」五位犧牲烈士在台獨運動中的歷史地位,也呼籲大家即日起展開行動,四處發動募款,籌錢找地興建「泰源事件」紀念碑。不必依靠政府經費,只要台灣人民出錢出力,讓泰源烈士得到他們應有的歷史地位與認同,他和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將全力以赴。

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原本在自己的書中,對1895年的「台灣民主國」評價不高,但當他得知1970年「泰源事件」從容犧牲就義的五烈士,是受「台灣民主國」的啟發,從政治犯監獄內發出「台灣獨立」的聲音,他承認自己從事五、六十年台獨運動,也受到相當衝擊。他特別提到在義光教會內,有不少政治受難者參加,不但關心台灣前途,更有人(如受難者吳鍾靈夫婦)長期關心照顧泰源事件的受難者家屬,特別是詹天增雙眼失明母親的生活,十分感人。

追思禮拜的手冊中,除了介紹鄭金河、陳良、詹天增、江炳興、謝東榮五人外,還附上兩封江炳興在泰源事件前,寫給父母親的獄中家書,他說:「爸爸媽媽常因我流淚,常祈求上天憐憫,終能使流淚變成歡樂。」江炳興在信中還極力反對弟弟在春節時至台東泰源監獄探望他。他自己知道,就在那時候,他們準備起義,即便不成功,犧牲自己也不拖累其他同志。寧可自己「一家哭」,也不願台灣人「一路哭」,令人讀完感慨無比。

受難者林樹枝(左)與蔡寬裕(右)於會場中交流意見。攝影/  曹欽榮

受難者林樹枝原本計畫在追思禮拜後舉行新書「火種」發表會,因出版社來不及出書,只好延後一個月,他再三道歉外,也強調「泰源事件」表示出獄的台獨政治犯,比其他統派政治犯勇敢,敢為台灣獨立的理想付出行動,即使犧牲了生命也在所不惜。現在是讓更多台灣人了解「泰源事件」的時候了。

1 responses to “[側寫] 泰源監獄台獨起義事件41週年紀念禮拜

  1. 1、過去因為活在歷史教科書的框架中,故直到今天才知有泰源事件,很慚愧,但也很模糊,例如事件中犧牲者及判刑人數究竟幾何?網路各種版本皆有,讓人不著頭緒?像這樣,個人覺得若要誌碑,可能會引起羅生門爭辯!或許立碑前宜先理出正確無誤的事件始末較為妥適!
    2、泰源事件如此悲壯,猶如莫那魯道抗暴事件的翻版,是超越政黨,也更超越族群的,非常值得各界重視與肯定,立碑與紀念,讓後代們了解民主過程竟是需要如此高昂的代價!從而深具教育意義,使他們自此更加珍視民主,而將民主理念根深柢固地在內心善護念著。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