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語] 三宅清子匆匆綠島行

文/陳銘城

 

三宅清子女士(前排居中穿藍衣坐者)與日本、台灣友人今夏於臺北餐敘。其中,前排右二為受難者菜焜霖前輩、右三為受難者陳孟和長輩。後排右二、三為2011綠島藝術展策劃主持人曹欽榮夫婦。右五為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後排左一則為本文作者陳銘城。 攝影/   曹欽榮

三宅清子女士是在日本的台灣政治犯救援會的人權救援先鋒。1970年代,她因現已故前夫陳先生的關係,認識謝聰敏、魏廷朝等人,經常一起登山。後來,謝聰敏、魏廷朝在1971年第二度被捕,三宅清子即投入探監、送藥,慰問家屬,傳遞人權工作。經常和陳菊、田朝明夫人、艾琳達、梅心怡、謝聰敏妹妹謝秀美共同攜手合作,直到她被驅逐出境,不能來台灣從事第一線救援工作,她仍然在日本為台灣政治人權打拼。

 

這幾年,國內外政治人權救援者分別到過景美、綠島兩個人權文化園區,特別是2007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來自日本、美國、德國各地的人權工作者先後和台灣政治受難者前輩們齊聚一堂,相見歡。唯獨在日本的三宅清子女士,謙虛又低調,一直不肯接受邀請來台訪視。今年再次透過越洋電話,力邀三宅清子參加5月17、18日綠島人權藝術季活動,但她仍然謙虛婉拒。

今年6月2日下午,突然接到高雄友人電話,得知三宅清子已在台灣,也將和高雄市長陳菊見面,之後接著搭火車前往台東,準備次日往綠島人權文化園區。在臺東生活美學館和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的伙伴協助下,順利安排往返台東、綠島及在地交通接駁,並參觀綠島人權文化園區近幾年完成的重建與展示。

四年多前,筆者曾安排並陪同三宅清子到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當時還沒重建新生訓導處展示區和縮小比例模型展示區。那一趟綠島行,三宅清子女士主動要求想搭一趟船到綠島,雖然她很容易暈船,但是卻想要親身體會當年受難者被綁著搭船的滋味。結果,那天風浪不算小,三宅清子女士一下子就暈船嘔吐了,航程中也不斷嘔吐,船到綠島時,她已臉色慘白。下船後,站在港口,她仍覺得「天旋地轉」,休息了一陣子,才有辦法坐上機車,到住宿處休息。不久,她特地先去購買回程飛機票,不敢再搭船體驗了。

那一趟到綠島人權文化園區參觀,看到不少正在整建的構工,但是今年悄悄地專程來訪的三宅清子女士,不斷地稱讚重建後的綠島人權文化園區,所展示內容精彩好看,吸引許多的參觀遊客。

四年多前,第一次到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的第十三中隊-新生訓導處公墓時,她低頭鞠躬,只見她抬起頭時,卻忍抑不住地掩面哭泣。問她是否認識在綠島死去的受難者時,三宅清子說看到第十三中隊的公墓,讓她想起不少當年在坐牢生病急待就醫的政治受難者,包括:七○年代幾經奔走才得就醫的謝聰敏、陳玉璽等人,他們的救援照片一一浮現她腦海,這些人幸好還有人在外營救他們,但是更早期五、六○年代的政治受難者,就因沒有人去奔走救援,才有不少人病死在綠島,再也無法回到故鄉。

三宅清子女士與台灣友愉快餐敘畫面。 攝影/   曹欽榮 

三宅清子從綠島離開,再到花蓮找日本友人,隔日回到台北,見到昔日人權救援工作戰友艾琳達、安德毅等人。端午節傍晚由前駐日代表羅福全、毛清芬夫婦安排、招待,與幾位受難者前輩陳孟和、蔡焜霖、許昭榮遺孀余美智、謝秀美,台獨聯盟黃昭堂主席以及台灣游藝的工作伙伴餐敘。

過去,戒嚴年代救援政治犯、探望家屬,傳遞黨外消息,三宅清子總是在第一線。但是她仍不忘感謝在日本後援她的「台灣政治犯救援會」所有好朋友。現在,台灣的政治受難團體或台灣人權文化園區相關單位的邀請,三宅清子總是謙讓地推薦別人出席,例如:手塚登士雄、小林隆二郎等人,自己來台就低調地自費與自理,「綠島行」就如此匆匆,太匆匆。


發表留言